透過林金波工作室的窗戶,正好看到上面這幅精致。
徐浦大橋,浪奔,浪流。
每天坐在江景房里做玉雕的金波,想必心情一定很好,手握方寸琢心,背靠廣闊天地。
林金波, 最年輕的中國玉石雕刻大師。 認識他十多年了,忘了從什么時候起, 他竟用飄逸的長發, 活出了搖滾范。
其實,金波外向,但屬于安靜。 如果說他是安靜的美男子, 有點違背良心。
權且說他, 比較有氣質。
到金波這里來,我是有壓力的,因為他的周到和熱情。但同時我又是放松的,因為我們可以嬉笑怒罵,順便點到為止的不正經。
他笑嘻嘻的給我沖一杯酵素,我看著一塊玉料苦思,金波總能在最恰當的時候對我說:“賀大師,這塊玉白細油糯無結構。”
金波是地地道道的揭陽人,從那個世界聞名的“玉都”陽美走出來。一路從玉都走到了魔都。
熱忱勤奮,好投緣,精明強干。這是我很多揭陽朋友共同的特點,而金波在其中無疑屬于木秀于林。
《觀音》玉雕作者 林金波
《畫龍點睛》 玉雕作者 林金波
我記得,坊間對林金波有一個愛稱,叫“牌王”。
確實,在眾多玉牌雕刻高手中,金波的作品自成一派。在題材上,多以積極向上、吉祥福運的正能量寓意為核心,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。
玉牌雕刻,不容易做。充滿正能量的玉牌,更不好做。真正需要“方寸拿捏”的功力。 玉牌的空間相對固定,構圖、敘事、表達主旨需要極高的想象力。
通過淺浮雕和陰刻等手法,讓玉牌呈現“豐而不雜,以小見大”的效果。能在方寸之間展現磅礴氣勢和細膩情感。
《觀喜》 玉雕作者 林金波
《伯樂相馬》 玉雕作者 林金波
中國傳統玉雕的牌子,自陸子岡始,歷經歲月琢磨,到當代玉雕發展出了很多形制,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多元。
“金波牌”是其中重要的一個分支。
當然,林金波現在還很年輕,再精雕細刻十幾載,他的牌片作品也許會從一個分支,變成一個流派。我想未來可期。
《龍騰盛世》 玉雕作者 林金波
大師簽字送書的時候,我站著。
聊設計看玉的時候,他站著。
說誰站著,這是開個玩笑,跟金波認識這么多年,就這么嘻嘻哈哈的過來了。
那天在他的工作室,金波想約黃罕勇出來,我們一起吃飯。不巧我有安排,罕勇亦有約。其實跟金波吃飯,我也是有壓力的。
是因為金波的周到和熱情,他不停的給客人倒酒,而且勸酒的功夫,我認為天下第一,尤其那幾瓶拉菲和茅臺還是我的。